税局秘派50人盯温市楼市 料一年查600人炒楼逃税(图)

时间: 2016-07-14 11:12:41 文章来源: 明报
浏览:

 

温市西区一间楼龄只有20年、保养完好的豪宅,买家购入后立即将其推倒重建,引发社区居民愤怒抗议。(档案图片)

 
 
【明报专讯】加拿大税务局于上月初召开秘密讲座,针对温哥华房地产市场,指派50名审计员核查怀疑未申报海外收入或涉及炒楼的各类「逃税」行为,预计能在一年内对500至600人展开调查。税务局还会针对申报最低收入、甚至申领低收入税务优惠,但购买或居住高价豪宅的人士展开调查。
 
根据《南华早报》所取得的加拿大税务局内部文件显示,税务局曾在上月2日召开一场讲座,指示旗下审计员核查可能涉及隐瞒海外收入,或涉及炒楼的各类逃税行为,文件亦称区内有500「最高危」的逃税个案。将文件提供给媒体的「爆料人」,则是一名参加讲座的加拿大税务局雇员。
 
《南华早报》所取得的秘密讲座简报文件,封面印有「B级保护」(protected B)字样。根据联邦政府的机密文件等级分类,「B级保护」代表文件如果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泄露,可能对个人、组织、或政府的利益造成严重伤害。
 
简报文件显示,上一个财政年度中,加拿大税务局在卑诗省仅完成一宗海外收入审查,成功追回2.7万元的税金。
 
这名「爆料人」向传媒表示,每一名审计员,每年约可处理10至12份档案,因此50名审计员能调查的总数,大约是500至600宗。但这名「爆料人」认为,与可能逃税的人数相比,这个调查人数远远不够。「爆料人」称自己爆料的动机,是对温哥华的房地产市场感到不满,并且认为政府执法不足。他称政府在数年前已经知道问题,但却迟迟没有动作。
 
《南华早报》转述这名「爆料人」的说法,称这次大动作调查温哥华楼市,并不是回应社会对房屋难以负担的担忧,而是为了应付「上头」的压力。他称「上头」看到媒体天天报道相关新闻,所以才向下施压。
 
简报文件中列出四项调查目标,包括未申报海外收入、炒楼、少报房屋买卖的获利、少报新屋交易的货劳税(GST)等。其中加拿大税务局还会重点调查「住在卑诗高楼价地区、申报有限收入,而收入明显无法负担其生活方式的人」,以及「购买高价住宅、申报有限收入的人」。
 
税务局在简报文件中,列出一幢580万元的豪宅,称屋主申报低收入人士才能领取的「工作收入税务优惠」(working income tax benefit)。文件也提到温西桑那斯区(Shaughnessy)一幢600万元、楼龄只有20年的豪宅,买家购入后立即将其推倒重建,引发社区居民愤怒。
 
不过税务局并没有在简报中说明,这两间豪宅的屋主是否已经成为调查目标,也未称这两名屋主有逃税、隐瞒海外收入、炒楼等任何嫌疑。
 
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数据,温哥华市有9.5%的家庭,也就是大约2.5万个家庭,住房开支超过申报的收入。而这部分的家庭,有不少是集中在温市内较昂贵的社区。
 
「爆料人」透露,加拿大税务局的官员,之前未有调查这些申报低收入但大手笔买豪宅的人士,主要是因为很多买家来自中国大陆,害怕被贴上种族歧视的标签。
 
在打击炒楼方面,简报文件列出多个刚购入新屋便挂牌出售的的「藉口」,包括与配偶暂时分开、孩子成长太快导致房子不够住、新屋门口有巴士站、油漆工死在屋内、父亲被门口行人道的裂痕绊倒所以有「凶兆」、以及风水不佳等。
 
「爆料人」称这次的简报,是由加拿大税务局太平洋地区商业情报总监吉尔(Mal Gill)主持,但吉尔拒绝对传媒证实简报内容。
 
加拿大税务局发言人霍夫斯塔(Heidi Hofstad)在回应本报查询时承认,过去数年的调查重心主要放在多伦多的房地产交易上,但近期已经开始积极监测并审计卑诗省的房地产交易。
 
霍夫斯塔指出,截至今年3月31日的上一财政年度,税务局已经在一年的时间内,完成2,203宗卑诗省和安省的房屋交易调查。她透露,税务局有计划在新的财政年度中,核查相同数量甚至更多的可疑档案。
 
标签: 市场

(共条评论)网友评论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将会获得更多关注)

iU91.com是按照华人文化习惯开发的面向加拿大华人的中文自助放盘系统,已经成为华人买房、租房和生意买卖的必备工具。独特的“学区找房”满足了华人重视子女教育的需求。 “地铁找房”和“地图找房”使新来的移民和留学生在不熟悉城市的情况下快速地找到交通方便和生活机能优越的住房。“社区环境”可以使购房者知道入住社区的人口和社会结构状况。

×
分类查询
顶部
底部
×
分类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