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还是不拆 温哥华老屋遭遇谜局
日前,温哥华市府规划负责人 Brian Jackson已向市府提交报告,提议应对温哥华老房采取保护措施,市府应明令禁止拆除。消息传出,立刻激起坊间热议,话题不断,争议不休。
日前,温哥华市府规划负责人 Brian Jackson已向市府提交报告,提议应对温哥华老房采取保护措施,特别针对有建筑历史和特色的独立屋,市府应明令禁止拆除。消息传出,立刻激起坊间热 议,拍手称赞的有之,忧心忡忡的有之,不解其必要性的更是有之。围绕着拆与不拆,话题不断,争议不休。
温哥华拆图
城市改造,新旧交替,这是多数城市发展的路径,在只有百余年历史的温哥华,拆旧屋建新房历来是敏感话题,特别在今天大量独立屋已永久消失的大背景下, 反拆除的声浪成为主流民意,令人不容忽视。
Brian-Jackson 温哥华市府规划总经理Brian Jackson近日提交了《遗产保护行动计划》纲要,如获通过将对该市特色老屋起到保护作用。
据Brian Jackson提交的名为《保护遗产行动计划Heritage Action Plan》这份报告统计,自2009到2013年五年间,温哥华共拆掉了4,191间,平均每年的数字约为840间,其中高峰年份发生在2012年,有 1,014间之多。
再有几组统计数字同样引人注目,在过去的五年,建于1940年以前的房屋拆除数量占到总数40%,且大多位于温哥华西区。
市府规划总经理Brian Jackson介绍,今年前半年已收到多达近1000件的拆屋许可申请,比去年同期增加20%,其中很多是1940年以前盖建的老房子。 而目前压在市府案头的拆除申请多达250件,其中不少是突击申请,欲赶上更为严格拆除政策出台前的末班车。
第一桑那斯之争
以Brian Jackson掌握的最新数据,温西顶级住宅区第一桑那斯(First Shaughnessy)目前独立屋总数达595间,其中属于1940年以前的有329间。过去30年间已拆毁47间;过去的18个月中,递交的拆屋申请 许可达16宗。这一现象引人警觉,本地民间组织对拆屋的此抗议之声不绝于耳。温哥华遗产保护基金会评出的“温哥华10大濒危建筑”多次将整个第一桑那斯列 入其中,旨在唤起相关机构和民众的保护意识。
针对First Shaughnessy“地有价而屋无价”的现象,《保护遗产行动计划Heritage Action Plan》提出应命令禁止拆毁建于1940年前的特色房屋,以便整体保护这一小区的建筑遗产和历史风貌。
但在温哥华著名建筑师Loy Leyland看来,第一桑那斯的一些老屋早已不宜居,从材料与格局还是内部设施均已老化,并无多少保留的价值。去年接受专访时,这位“桑那斯豪宅设计第 一人”明确指出,买家将这里的旧屋修缮到舒适的程度,所花费的成本远高于新建,如果设定非常严格的购屋限制,只会吓退购买者,反倒不利于这一区域的保护。
那么第一桑那斯的出路到底何在?Loy Leyland认为,从保持该社区基本特色前提出发,应该走一条保护与开发并举的新路,新建筑风格多往以前的时代靠拢,另外在土地用途更改方面,他建议市 府应松动政策,允许在原有宅地上兴建第二栋独立屋或开发多家庭住宅(multifamily residence),毕竟有了政策扶持,屋主才会主动保护包括修缮原有房屋。
从生态环保出发
为了不鼓励拆除1940年以前的有特色和时代感的老房子(character house),《保护遗产行动计划》还提议若要拆毁这些房屋,须90%的旧材料回收利用,一般房屋的回收利用比例定为75%。这一限制性规定能否于 2015年通过,以及是否将有效延缓拆屋行为的蔓延,目前还不得而知,但要知道这也是事出有因。
据调查,一些大温的填埋场堆积着数以万吨计的建筑材料,其中四分之三来自于住宅类房屋的拆除,给地球既造成负担,与低碳减排的大趋势极为不符,也与温 哥华成为“最绿城市”的目标背道而驰。很多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白白丢弃,令环保组织及积极者大为不满,抗议声此起彼伏,矛头直指市府不作为。
最近二、三十年,为数众多的精品老宅相继被拆,这在关心温哥华建筑遗产的人士看来,实则是城市不可挽回的损失。大量安妮女王式、多铎风格、北美殖民地 式、童话屋风格的旧屋相继消失,招致民怨沸腾。他们认为,无论从审美风格到用材工艺,新盖起的“大宅McMansions”与拆除的旧屋根本无法相提并 论,这些“新建筑垃圾”完全与温哥华的美丽不搭调。
民意盼新政获批
值得注意的是, Brian Jackson提高的《保护遗产行动计划》一公布于众,即获得民意广泛支持。有的提出光保护第一桑那斯房屋还不够,温哥华西区Dunbar, Kitsilano, Point Grey, Kerrisdale 和South Granville这些传统的中产社区也应涵盖进来,不能再让拆房易如反掌。
住在Kitsilano的Marion Jamieson就表达了此方面的忧虑。以她的观察,Kitsilano区的老屋已消失了太多,令人遗憾,如果对建于1940年以后的独立屋采取听天由命 的态度,其命运将岌岌可危。对此,有人建议市府不妨采取更为严格的措施,比如再建新屋面积与原有相等或只允许超出10%,那么独立屋买家的投资意愿将大打 折扣。
前市府规划专员Elizabeth Murphy更直言不讳地点出,对于在16,000元基数上在再增20%-25%的拆除成本,有钱买家根本不把这点钱当一回事。不少人建议,若想从根儿上 制止更多的拆房行为发生,有效办法一定是在“土地用途zoning”上做文章。
地贵屋贱之困境
2013年岁末,温哥华南区最珍稀的豪宅之一Wilmar Estate(2050 South West Marine Drive, Vancouver),挂盘上市,引起媒体和民间密切关注。这座世纪名宅坐落于在温哥华西区的南部,靠近美丽的菲沙河畔,于Arbutus Park 与Riverview Park之间。它不仅是这座城市尚存不多的多铎复兴式(the Tudor Revival)精品民宅建筑典范,更是温哥华南区豪华物业的代表,成为了一个区域历史变迁的风物遗存。
这所真正意义上的豪宅,建于1925年,是当时享誉卑诗的名建筑师James Anderson Benzie与William Bow珠联璧合之作,向世人呈现了多铎建筑风格在民宅类别所达致的巅峰。这一建筑样式起源于英国十六世纪,流行于贵族圈与豪富阶层。Wilmar Mansion占地近万呎,宅地面积近2英亩(8.5万呎),整体古典复古,气势恢宏。落成之时,即名声远播,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多铎建筑在大温哥华地区乃 至卑诗省内范本。
2012初,大温多家媒体爆出Wilmar Mansion因年久失修将有可能面临被拆的新闻,一时间引来社会关注。温哥华遗产保护协会(Vancouver Heritage Association)还将它列入了2012年十大濒危建筑,以唤起民众文物保护意识。提到这所多铎豪宅,温哥华遗产保护协会强调这所名宅几乎保持了当 时建成时多铎建筑的原汁原味,其建筑文化价值不应被漠视,这样的名宅若消失,将是温哥华的一大损失。
去年有开发商表示愿将这所名宅买下,拟在保护原有住宅的前提下另建5座新宅,但根据《温哥华信使报》最新报道,长达半年的往来谈判最终毫无结果,开发 商退出,Wilmar Estate 重新被经纪Larry Yatkowsky以890万元价格挂出。
该经纪指出,以890万的价格就能购置温哥华南区最优质地段二英亩(合8万多平方英尺)的土地,豪宅几乎没作价,等于是白送的。对于去年交易失败,他 表示非常遗憾,认为原有的保护与开发并举的方案不仅非常可行,也顾及了开发商的利益。
至于Wilmar Esate这所城中名宅能否保全下来,尽管历史遗产专家Donald Luxton仍抱有信心,但其命运依然悬而未决。
其实温哥华存有众多建筑历史价值颇高的公共和私人建筑,它们几乎都遭遇到“地贵而屋贱”的尴尬命运,何去何从实在令人揪心。若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极有可能从这座美丽的城市永久消失。
温哥华老屋的拆与不拆,各方博弈加剧。市府也已释放明确信号,那就是遗产保护迫在眉睫。
- 上一篇: 汉密尔顿:被大众遗忘的最火爆房市
- 下一篇: 华裔当托 造中国热钱炒温哥华楼市假新闻被罚
(共条评论)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