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寓炒家违约率飙升 丢了本金还要赔几十万

时间: 2025-04-01 15:32:35 文章来源: 加国无忧
浏览:
在疫情期间,受低利率等因素刺激,加拿大都会区房市暴涨,让很多人不惜冒着高额借贷的风险入市。他们中有不少人并非首次买家,而是投资客。然而,在疫情过去、泡沫挤出之后,这些过度借贷的投资人因利率飙升、房价下跌而违约。现在,开发商正通过法律手段追讨损失,这些炒家丢了本金不说,还面临动辄几十万元的索赔。
 
5.jpeg
 
据本地英文媒体多伦多星报报道:2021年底,当房地产经纪人向蒙特利尔物业经理塔吉丁(Nizar Tajdin)推销一套位于多伦多Forest Hill社区的在建单间公寓时,称之为一场“VIP交易”。
 
经纪说,在多伦多这个“全球最热门的房地产市场之一”,只需支付5%至10%的首付,几年后便可高价转手,轻松获利。
 
于是尽管塔吉丁明知自己无法获得贷款,也坚定地拿出了8.55万元定金,购买一套总价85.5万元的公寓。经纪人信誓旦旦地承诺,交房前会帮他找到新买家接盘,届时房价必然上涨。
 
“如今回想起来荒谬至极,但当时多伦多房市狂热,所有人都充满信心,”现年41岁的塔吉丁回忆道,当时我们认为“房地产投资怎么会亏钱?人们本就不该亏钱。”
 
然而现实残酷。几年后,公寓贬值,塔吉丁由于无法获批贷款,不仅被开发商没收定金,更面临86万元违约赔偿金的诉讼。
 
塔吉丁的遭遇并非个例。随着期房市场崩盘,大量买家因利率飙升、房价下跌而违约,开发商正通过法律手段追讨损失,一场系统性危机正在发酵。
 
《星报》调查发现,仅Centre Court和Mod Developments两家开发商就已对多伦多五栋公寓楼的近130名买家提起诉讼。这些购房者多在2020年前后入市,原定2024年收房,却因市场剧变陷入债务深渊。部分被告以“不可抗力”抗辩,称市场“剧烈且不可预见的变化”导致交易失败,但开发商并不接受这个理由。
 
“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也从未出现如此大规模的违约,”房地产律师莫里斯(Mark Morris)指出。违约潮的连锁反应已开始冲击市场:开发商被迫取消项目,未来住房供应将锐减;若违约单位被低价抛售,整栋楼的估值都会受拖累。
 
塔吉丁等买家正是疫情期间低利率狂热的缩影。2020至2022年,多伦多房价暴涨50%,加拿大央行基准利率一度低至0.25%。投资者(占新建公寓买家的65%)只需支付5%-10%首付,便可在竣工前无需申请贷款,甚至通过“转让销售”提前套利。
 
但2022年3月起,央行连续加息至5%,市场急转直下。塔吉丁的经纪人希尔吉(Rahim Hirji)失联,转让销售渠道亦中断。
 
另一位买家托多罗夫(Kristiyan Todorov)更惨痛——他在Mercer St. 55号公寓楼以110万元购入的单元,2025年缩水27%,最终以83万元售出。除损失20万定金外,他还被开发商以百万元索赔,并附加24%年息。
 
开发商起诉违约买家的法律权利虽无可争议,但规模空前,着实惹人担忧。业内人士透露,部分楼盘违约率高达30%。律师布舍列夫(Arkadi Bouchelev)代理的Mercer St. 55号公寓楼诉讼案涉及19名买家,索赔超1300万元。他警告,大多伦多地区或有上万人面临类似困境。
 
托多罗夫将部分责任归咎于央行未明确预警利率风险,但承认“人们被FOMO(错失恐惧症)驱使”。
 
前文提到的塔吉丁的公寓最终以42万元(腰斩价)售出,然而他的厄运还没有结束,因为他仍可能背负天价赔偿。
 
“我从没想过会因买不起房被告上法庭,”塔吉丁最后苦恼地表示。
 
市场危机的连锁反应
 
专家表示,由于大量买家违约,至少给房市带来三点深远影响:
 
房价下跌,影响所有买家——如果一套价值80万元的单位因市场低迷而被开发商以60万元出售,整栋大楼的价格都会受影响。
 
开发商承受损失——过去开发商可以通过转售单位弥补亏损,但如今市场低迷,他们要么亏本出售,要么选择出租。
 
新项目减少——预计未来三年内,新建公寓竣工量将骤降69%。
 
这场危机正在改写都会区楼市“只涨不跌”的神话。随着未来三年新建公寓量预计暴跌69%,无论是个体投资者还是整体市场,代价都将远超预期。
标签: 公寓

(共条评论)网友评论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将会获得更多关注)

iU91.com是按照华人文化习惯开发的面向加拿大华人的中文自助放盘系统,已经成为华人买房、租房和生意买卖的必备工具。独特的“学区找房”满足了华人重视子女教育的需求。 “地铁找房”和“地图找房”使新来的移民和留学生在不熟悉城市的情况下快速地找到交通方便和生活机能优越的住房。“社区环境”可以使购房者知道入住社区的人口和社会结构状况。

×
分类查询
顶部
底部
×
分类查询